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基于OFD格式的數字化政府采購文件規范
2023-04-04
1835
作者:向冰(布絡軟件) 發布于:2023年04月04日
來源:中國政府采購采購報
近年來,借著互聯網的“東風”,各地紛紛建立了政府采購交易系統,但是各系統間相互孤立,數據無法連通,信息孤島狀況突出。供應商、采購代理機構需要注冊多個賬號,辦理不同的CA證書才能參與政府采購,無形中增加了政府采購成本。
2022年4月,《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發布,提出把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而加強地區協作聯動,讓公共數據跨部門、跨區域、跨行業的安全高效共享也是數字政府的應有之意。加快政府采購平臺從電子化的2.0版本向數字化的3.0版本轉型升級是適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趨勢。
本文提及的OFD文件格式是實現這種轉型升級的可行性手段,不僅能夠幫助政府采購文件完成由紙質檔向電子檔的轉換,還能夠計算、分析、對比其中的數據,將數據結構化處理、量化呈現。同時,得益于嚴密的設計,OFD格式文件具有難以被篡改的特質,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政府采購文件的安全性。此外,OFD格式文件是遵循國家統一標準制定的文檔版式,具有廣泛的應用基礎,可以避免因建設全域統一新平臺對原有資源造成浪費。
政府采購文件從1.0到3.0的進化之路
上世紀90年代,我國開啟了對政府采購信息化的探索之路,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和發展,政府采購活動線上開展已經基本實現,政府采購文件的形態也在不斷改變。
伴隨著互聯網的出現,政府采購進入了1.0時代,即信息化時代。各?。ㄗ灾螀^、直轄市)將當地政府采購網作為政府采購官方信息發布平臺,供應商通過政府采購網獲取采購公告,線下參與投標。
在電子化政府采購系統建設完成后,政府采購進入了2.0時代,即電子化時代。該系統將原來通過線下遞交的紙質文件電子化,實現了線上開標、電子化輔助評審。但是該時期的政府采購交易文件仍以WORD和PDF格式為主,這一類的文件我們稱之為非結構化文件。非結構化文件系統識別效率低,不能形成有效的政府采購數據資源體系。
政府采購3.0時代,即數字化時代。在3.0時代,數字化政府采購系統將大量交易過程中的非結構化文件抽象建模,形成標準化數字文件,打通數據壁壘,使采購交易數據在采購各方當事人及系統中無障礙流動,利用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技術自動識別、分析、處理采購交易數據,實現政府采購平臺智能化。
選擇OFD格式文件作為政府采購文件數字化文件載體
政府采購交易過程文件包括資格預審文件、資格預審申請文件、框架協議征集文件、框架協議征集響應文件、采購文件、供應商投標響應文件以及開標記錄、澄清函、澄清回復函、評標報告、質疑函、投訴函、中標(成交)通知書等。前文已經提到,在1.0時代,這些文件是線下提交的紙質文件;在2.0時代,這些文件是以WORD文件或PDF文件存在的非結構化文件;在3.0時代,需要將上述交易文件抽象建模,形成標準化數字文件。
那么,在政府采購3.0時代,是重新定義一種文件類型來作為政府采購數字化文件的載體,還是采用通用的文件格式作為載體呢?如果重新定義一種新的文件格式,就需要有通用的文件生成系統和文件閱讀工具,類似于PDF格式文件的生成系統和閱讀工具一樣,而這樣成熟的新文件格式短時間內難以形成。因此,政府采購數字化文件格式最好滿足以下三點要求:一是選擇采用已經被廣泛使用的成熟的文件格式,便于推廣執行;二是既要便于閱讀,也要方便計算機在文件中讀取結構化的數據;三是要滿足政府采購文件不可抵賴、不可篡改的要求。通過對目前常用文件格式的篩選,可以發現OFD格式文件完全符合這樣的要求。
OFD文件的全稱是“Open Fixed-layout Document”,是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司牽頭,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成立的版式編寫組制定的版式文檔國家標準(GB/T 33190—2016),屬于中國自主格式的電子文件,是國家戰略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OFD標準基于XML對版式格式進行描述,便于應用擴展,并支持國產密碼算法等技術。自發布以來,OFD文件格式在數字票據、數字公文、數據交換、數字檔案管理等方面的應用日益廣泛。因此,選用OFD文件格式作為政府采購數字文件的載體既有國家戰略層面的支撐,又有廣泛的應用基礎,便于在采購人、代理機構、供應商之間流轉推廣應用。
基于OFD格式政府采購文件實現結構化數據的存取
OFD是將文字、圖形、圖像等多種數字內容對象按照一定規則進行處理而呈現的電子文檔格式,是國家電子文件管理的基礎文件格式之一,在版式、版面、字體、字號等方面與紙質文件保持完全一致。版式文檔格式的特點使其成為嚴肅類電子文檔發布、數字化信息傳播和存檔的理想文檔格式。
OFD文件格式采用“文檔+容器”的文件存儲結構,容器包內可包括OFD基本信息及組織結構描述文件、OFD頁面、OFD密碼應用相關文件和擴展附件等?!拔臋n”部分屬于使用者可見部分,即使用者上傳的文件,容器部分為機器讀取部分,在文檔上傳后機器將讀取后的數據進行結構化處理,以數據文件包的方式存放在OFD文件的附件節點(attachs)中。不同于PDF等文件格式只具備某種單一的功能,OFD文件格式可以按照使用者需求進行功能擴展,使用者包括但不限于采購人,監管者、代理機構等政府采購活動參加者都可使用。
在文件上傳到系統后,OFD格式文件就會變成一個數據抓取器,使用者在系統內設計好統一的需求標準,系統接收到提取文件信息指令后就會抓取可用信息,經過檢索后就會在一個頁面集中展示。對供應商而言,在投標文件以WORD形式編制完成上傳到系統后,機器就會開始讀取數據,自動分析其中的項目名稱、項目編號、報價等信息,并按照統一標準將結構化后的數據存儲在OFD文件的附件節點(attachs)中。在機器完成計算、分析、對比后,全部參加該項目的供應商的投標信息就會量化地呈現在采購人的后臺頁面中,便于采購人查閱和篩選。在此過程中,供應商編制并上傳的投標文件、采購人后臺頁面的內容屬于肉眼可見部分,而機器計算、分析、對比的過程屬于機器讀取部分。對于監管者而言,OFD文件格式不僅可以應用于對圍標、串標行為的監控中,也可以應用在對營商環境的考評:參評者將文件上傳至系統后,機器就會自動計算、對比、分析參評項目,按照權重生成結構化數據,最終將所有參評者數據呈現在監管者的后臺界面。
政府采購數字化交易文件的完整性保證
政府采購數字化交易文件的完整性,即政府采購數字化文件的原始性和真實性,能夠保護政府采購文件不被篡改是OFD文件格式的一大優勢。OFD文件是一個ZIP文件,從技術機制上可以包含各種文件,為了支持防篡改機制,OFD文件中需引入完整性保護描述文件,該文件會對上傳的文件進行復雜的描述,生成特征碼。
按照《GM/T 0099-2020開放式版式文檔密碼應用技術規范》標準的規定,如果一個OFD文件包內的文件在按照“OFD.xml”“Encryptions.xml”及其衍生文件與系統內的所有特征碼進行比對后仍未被任何其他文件識別,就屬于“夾帶文件(篡改過后文件)”。“夾帶文件”的存在對于OFD文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來說是一個威脅。
為了保證文件的完整性,在生成OFD文件時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把所有OFD內容的關聯文件,放入一個“清單”,也就是完整性保護文件;二是對完整性保護文件實行帶有時間戳的數字簽名;三是把上述兩者放入OFD文件包內打包。
在驗證完整性時,按照以下步驟:一是驗證簽名是否正確;二是將該文件與特征碼進行比對,如果有文件不在完整性保護文件列表中,就認為是“夾帶文件”。
在政府采購3.0時代,數字化文件標準是數字化政府采購平臺的基礎標準。只有做到書同文、車同軌,讓政府采購數據在各個系統之間無障礙流通,才能聯合各方力量,取長補短,以最先進的思路、最前沿的技術建立統一、開放、互信、多元的數字化政府采購生態系統。
(作者單位:成都布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